人人都應該了解的30個體檢小常識 (上)人人都應該了解的30個體檢小常識(上) 近年來,隨著人們自我保健意識的不斷增強,重視健康體檢的人越來越多,與之相對應的各類體檢機構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與此同時,人們對健康體檢的疑問也很多;有些人想體檢,但不知道去哪里體檢;有些人認為體檢基本差不出什么病,只是一種“心理安慰“;有些人認為體檢項目越全越好,價格越貴越好;有些人雖然做了體檢,但根本就不知道那些體檢項目都代表什么含義;還有些人體檢后,發現某些指標不好,驚慌失措…… 親愛的讀者, 你有健康體檢的習慣嗎? 你知道健康體檢的意義嗎? 你想知道什么樣的體檢機構最值得信任嗎? 你想知道哪些體檢項目最適合你嗎? 你想知道哪些體檢項目不該遺漏嗎? 你想了解各種檢查項目的含義嗎? 你知道體檢前后都該做些什么嗎? 本期的健康錦囊就與大家探討“健康體檢“這個話題。下列30個健康體檢小常識,融合了國內眾多醫學專家的權威觀點,全方位講解健康體檢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提高認識,讓健康體檢真正實現“物超所值”。 1、去技術力量雄厚的醫療機構體檢 目前,國內的體檢機構大致分為以下三種:各級各類醫院辦的體檢中心,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建立的專門體檢機構,以及由上述機構派生的流動體檢隊。不同的體檢機構有其不同的特點。醫院體檢中心人員相對穩定,設備儀器、人員資質、檢驗技術、醫療管理條件較好,但體檢環境、人文服務等方面相對較弱。專門體檢機構醫務人員流動性較大;但體檢環境更人文,服務更溫馨。大家在選擇體檢機構時,應當選擇管理較規范、信息化程度較高、醫療技術力量較雄厚的體檢機構。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目前很多醫療機構的檢驗結果尚無法互認,為避免重復檢查,最好去能做好后續服務的機構體檢。 2、人人都需要體檢 體檢不僅僅是老年人的事情,青壯年乃至少年同樣需要定期體檢。就目前的醫療水平而言,得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得了病以后不知道、不治療,小病熬成大病,乃至不治之癥。有些人認為自己平時無不適感覺,身體一定很健康,沒必要體檢。這其實是一種誤區。許多疾病,如高血壓、高脂血癥、高血糖、肝功能異常、乙肝、腫瘤等,早期可以沒有任何癥狀,等到有“感覺“的時候,往往已出現了并發癥。 3、體檢不是“走過場“ 現在很多單位年年安排體檢,對不少人而言,每年的體檢都沒啥變化,也沒查處什么病,相當于“走過場“。其實不然。體檢的目的在于健康人群的疾病篩查,疾病的檢出率確實不會很高。但是一旦檢出,對疾病的控制是非常有意義的??梢哉f,健康體檢是最好的貫徹”預防為主、有病早治“宗旨的手段。 4、體檢項目并非越多越好 體檢項目并不是越多越好,再多也不可能涵蓋人體所有的系統和器官。最簡單的選擇體檢項目的方法是,在基本“體檢套餐“的基礎上,加做一些符合自身需要、有診斷價值的檢查。比如,身體狀況好,沒有慢性病的年輕人,可以選擇做常規體檢,包括全身體格檢查,血、尿、糞常規,心電圖,肝、腎功能,肝、膽B超等。一旦發現哪里有問題,再作進一步檢查。女性應做乳房及婦科檢查(已婚),以便及早發現乳腺疾病,宮頸癌及其他婦科疾病。男性應做前列腺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前列腺疾病。高血壓患者除了要測量血壓外,還需要查血糖、血脂、腎功能等。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查空腹血糖外,還要查餐后2小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既往有胃腸病者,應定期復查胃鏡、腸鏡等。 5、體檢手段不必追求“高精尖” 大多數疾病都是在最基本的體檢中被發現的;有無高血壓,測血壓就能知道;有無血脂、血糖的異常,抽血化驗就能了解;有無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電圖就能早期發現。在這些檢查的基礎上若發現問題,可以再選擇更高級的檢查手段。對健康人而言,不應該,也沒必要花費巨資去做所謂的豪華體檢。例如,正常人根本不需要做CT檢查,而不少體檢機構的豪華套餐就是把全身CT掃描、PET檢查作為“賣點“。殊不知,受檢者在付出金錢的同時,也“收獲”了放射損傷。 6、體檢前要做三項準備工作 第一,體檢前三天不要劇烈運動,不要暴飲暴食,要注意休息。第二,體檢前一天晚上8時起禁食,以免影響血糖、血脂、肝功能等檢查指標。第三,體檢時不要隨意“省略”體檢項目,并如實向醫生反應家族史、個人既往史等。 7、體檢后要做4項后續工作 第一,體檢結果出來后,要認真解讀;第二,對某些有意義的指標要及時復查,如對其中的指標不是很清楚,最好找有經驗的醫生咨詢;第三,對確診的疾病要重視,嚴格遵照醫囑進行治療,如改善生活方式,服用藥物等,使體檢的目的真正落到實處。第四,妥善保存檢查結果,建立自己的健康檔案。 值得注意的是,在體檢的眾多結果中,有不少看似異常、實屬正常的指標;如飲水過少導致尿常規檢查有許多結果“超標”;情緒緊張或運動后,血壓偏高;腹部超聲檢查發現肝、腎有囊腫;泌尿外科體檢發現附睪小囊腫、前列腺鈣化等。許多受檢者會因此惶恐不安,迫切要求醫生給予治療。其實,這些結果并無太大臨床意義,大可不必恐慌,更不需要過度治療,只要定期復查就可以了 8、老年人體檢要勤,項目要全 老年人各種疾病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其他人群,且往往一人同時患多種疾病,再加上年齡大,反應較遲鈍,即使身患疾病,亦常毫無感覺。因此,老年人一定要注意全面體檢。老年人體檢應重點圍繞老年多發病、常見病開展,如檢查血脂、血糖、血壓,可以排除高脂血癥、糖尿病和高血壓;做眼底檢查,可以了解視網膜動脈硬化程度;檢查胸片、B超、大便隱血、直腸指檢,以及各種腫瘤標志物,可以排除腫瘤等。此外,老年人的體檢間隔時間要短,最好每半年一次。 9、兒童體檢應選擇正規的兒童保健機構 兒童處于生長發育期,嬰兒、幼兒、青少年,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檢查項目、手段、設備和標準。兒童體檢不是一般的體檢機構所能承擔的,必須去正規的兒童保健機構。此外,衛生部已經明確規定,不得將胸部X線檢查列入嬰幼兒及少年兒童的常規體檢項目。 10、成年男性:每年請醫生“摸”一下前列腺 許多前列腺疾病不是靠儀器檢查出來的,而是靠“手”摸出來的。前列腺直腸指診可以獲得許多重要信息,如前列腺的大小、質地、溫度、中央溝有無變淺或消失、表面是否光滑,有無結節,有無波動感、有無觸痛等情況。若前列腺明顯觸痛,表示可能有炎癥存在。慢性前列腺炎的腺體變硬、無觸痛或觸痛輕微,大小正常。若前列腺有結節、明顯變硬或表面高低不平,除了要考慮慢性炎癥外,還要考慮結石、增生、甚至腫瘤。此外,檢查前列腺兩側的上外方,還可以同時了解精囊情況。45歲以上或懷疑有前列腺疾病的男性,每年應常規做前列腺直腸指診檢查。 下一篇: 讓愛沒有缺口:人生必須的 七 張保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