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險規?!胺磸棥?一季度21家險企保費飆升2019-05-18 00:22瀏覽數:276次
萬能險頻遭“腰斬”已成過去,自去年開始,萬能險“反彈”跡象明顯。 文更深度報道 萬能險頻遭“腰斬”已成過去,自去年開始,萬能險“反彈”跡象明顯。 從北京商報記者近日獲得的一組數據來看,今年,一季度萬能險“卷土重來”之勢依舊。從公司層面來看,一季度萬能險保費增長的險企達到46家,占人身險公司總數的“半壁江山”,其中21家險企增速超過100%。 不過,萬能險保費的回暖卻引起部分人士對險企結構轉型的擔憂。事實上,該險種本身不能被“妖魔化”,專家建議,這一引起爭議險種的應被客觀看待,畢竟“此萬能險非彼萬能險”。 1.保費占比接連提升 數據顯示,2018年,保險業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8萬億元,同比增長3.92%。其中,人身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2.63萬億元,僅小幅增長0.85%,并創2013年以來增速新低。 與之相比,以萬能險為代表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在經歷了2017年的“腰斬”后,明顯呈現反彈之勢,同比增長34.98%至7953.73億元,相當于2016年高峰期規模近七成。 今年一季度萬能險繼續呈現向好態勢,數據顯示,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為4449.65億元,同比增長高達39.76%,且在今年前兩月,該項數據為3764億元,同比增長一度達到49.8%。 從占比上來看,人身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在規模保費中的比重從2017年的80.36%下滑至2018年的76.01%。與之相比,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在規模保費中的比重則由2017年的18.18%提高至2018年的23.02%。在今年一季度,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在規模保費的占比再創新高,達到25.56%,同時原保險保費在規模保費中占比降至73.89%。 此外,從另一個側面也可以看出萬能險正在不斷回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銀保渠道一季度的表現也帶動了萬能險的銷售。這主要源于萬能險財富管理的屬性相對比較強,該產品的消費者和銀保渠道的客戶群體之間具有較高的重合度。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銀郵渠道保費收入增速明顯,2019年一季度人身險公司銀郵代理業務保費收入為4502.28億元,同比增長24.90%,占比人身險公司業務的35%,同比上升2.21個百分點。 2.21家險企保費增速超過100% 從91家人身險公司萬能險保費增速來看,一季度有46家萬能險保費出現正增長,公司數量占據人身險公司總數的“半壁江山”,其中21家險企萬能險保費增速超過100%,例如合眾人壽、華夏人壽、復星保德信人壽等。 對此,華夏人壽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第一,財F萬能至尊產品熱銷為主要增長原因;第二,追加部分及在售金管家產品也使保費增速明顯。 而截至發稿,其余兩家險企并未予以正面回應。 從市場份額來看,萬能險保費的市場份額比較集中。數據顯示,排名前十的險企分別是安邦人壽、富德生命人壽、平安人壽、華夏人壽、君康人壽、中國人壽、和諧健康、建信人壽、泰康保險、國華人壽,占市場份額分別為32.29%、10.16%、8.17%、7.90%、5.29%、3.99%、3.48%、3.26%、3.19%、3.09%,合計市場份額為80.82%。 前10家公司中,除平安人壽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同比下降17%、中國人壽微降1%外,其余8家均保持正增長。由此可見,一季度萬能險保費的大幅增長,與萬能險保費排名靠前險企增長息息相關。 此外,據統計另有23家人身險公司萬能險保費出現下降。對此,有保險公司人士表示,在行業回歸保障的指引下,一些險企在積極進行業務轉型和行業結構調整,因此會主動壓縮萬能險,比如明確限制萬能險保費規模,還有一些險企看重對新業務價值的考核,因此導致萬能險優勢減弱,萬能險保費自然就會降低。 3.監管信號和市場需求促使回暖 對于萬能險保費回暖的原因,朱俊生表示,監管信號的釋放以及市場現實的需求,都決定了萬能險業務會有較高的增長。 據了解,曾經中短存續期人身險產品銷售急剎車,讓不少險企背負流動性壓力,有些公司甚至出現了收入難抵即將到期產品的兌付風險。北京商報記者曾獨家獲悉,今年3月,銀保監會銀保監會起草《關于規范人身保險公司中短期產品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有業內人士分析稱旨在為險企“開口子”,引導保險公司平穩轉型。 該《通知》明確指出,保險公司因流動性管理需要,或者資產負債匹配管理需要,可以申請備案中短期產品,風險處置期的人身保險公司可以因流動性管理需要申請備案中短期產品。例如一季度數據顯示,“安邦系”險企安邦人壽、和諧健康、安邦養老萬能險保費分別占據公司規模保費的99.84%、99.56%、89%。 對此,朱俊生也表示,目前整個壽險市場處于轉型時期,雖然2019年“開門紅”總體情況好轉,但險企之間的分化也比較嚴重。此前一些險企借助銀保渠道主推三年期理財型保險,導致2019年或迎來給付高峰期以及面臨現金流壓力,而這類險企可通過含有萬能險保費的規模保費收入,緩解面臨的現金流壓力。 所謂萬能險即“萬能壽險”,之所稱其“萬能”主要是因為產品下設于保險賬戶和投資賬戶,投保人在投保以后可根據人生不同階段的保障需求和財力狀況,調整保額、保費及繳費期,確定保障與投資的最佳比例,讓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作用,因此該險種自上市以來,備受市場追捧。 為此,朱俊生還提醒,應客觀看待萬能險回暖,不能說萬能險的增長就意味著險企的業務結構有問題。 他表示,雖然一季度萬能險增速較快,但“此萬能險非彼萬能險”。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下降主要受“134號文”的影響較大,該通知要求公司不能以附加險的形式來設計萬能險或投連險。而目前,險企為了符合監管規定采取“雙主險”的策略,將萬能險設計成主險,并且期限也拉長,因此現在的萬能險和之前的萬能險不完全是一個概念。 下一篇: 商業第三者險的責任免除情況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