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成熟的投保人2019-03-28 13:09來源:中國保險報瀏覽數:1108次
從媒體獲知,有一位私家車主在車輛保險到期后,輕信了一名保險代理人不負責任的游說,加之自身有貪便宜的心理作祟,在續保時對愛車沒有足額投保,如此做法雖然表面上像是省了點保費,卻給日后出險理賠埋下了隱患。 無獨有偶,另一位私家車主投保車險一年后,由于在保險期內沒發生事故,沒有得到保險公司的賠償,盡管在第二年投保能享受一些優惠,但他覺得入保是“花錢不上算”,以至于在保險單到期后決定觀察一段時間再說。萬萬沒想到,脫保不到兩周時間,他和家人在駕車外出旅游的路上發生了事故,造成較重的損失。令人遺憾的是,此次事故和保險公司沒有任何關聯,所有經濟損失只能自己承擔。此事過后,他為當初自己這點“小聰明”而付出的沉重代價追悔萬分,并深有感觸地說:今后要做一名成熟的投保人。 做一名成熟的投保人,此話可謂一語中的,入木三分。它不僅反映了眼下保險市場上需要關注的熱點問題,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參加保險后必須具有的心理素質。應該看到,隨著經濟改革的深入和思想觀念的更新,加之個人擁有財產的迅速增加,保險正逐步為大眾百姓所接受,自費投保已經變成十分普通的事情。這對于社會穩定和生活的安寧都是必要的。 不容忽視的是,在諸多投保人群中確實存在著文中開頭表述的情況。有時不經意地聽到一些已參加保險的人談起入保的益處時,似乎對入保后沒發生保險事故得到大額賠款而悻悻然,有意無意地流露出只要再不出事轉年就不入保的想法,足見其在保險認識上存在的偏頗??陀^地講,參加保險確實是為了日后一旦遭遇災害事故造成財產人身損失能得到及時快捷的賠償,以便遇難不倒,絕路逢生。然而,保險的經濟補償是給予保期內出險保戶的,不可能讓每一名投保人都能領到賠款。換言之,保險賠付的前提是的確發生了保險責任范圍內的災害事故并造成保險財產的損失;相對而言入保人群中出險的總歸是少數。但這并不意味著投保無用,或只是“為他人作嫁衣裳”。因為出險的比例雖然不大,可落到每個人的身上就是實實在在百分之百的損失,更何況災害事故常常是突發性的、不可預知和難以防范的。 基于此,才使得人們通過科學的分析與身邊活生生的相關事例教訓,找到了參加保險來有效防范化解風險的途徑。退一步說,保險公司不是銀行,保費不是存款,它本身就是預防風險化解損失的必要費用,所謂“花錢買平安”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不妨設想一下,災害事故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發生,交有限的錢使你的心理獲得長久安寧,發生災禍損失有保險賠償,沒有災禍有平安相伴,何樂而不為呢! 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當下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快速進入千家萬戶的保險就是標志之一。若想緊跟改革節奏,適應市場變化,必須更新思想觀念,增強風險意識,摒棄僥幸心理,理性選擇保險,努力做一名成熟的投保人。 下一篇: 保險銷售人員“大清查”!
|